全球售后平台,提供业者和车主专业的解决方案。点击上面PNSEEK,可以活动价值讯息。(不仅仅是汽车行业),点击左下角:阅读原文,进行用户注册,可精确锁定推送此文件的来源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。欢迎参与和提供产品和服务,不仅仅限制于汽车售后行业。甚至是你的原创或者转载的文章。
“谷歌眼镜”后硅谷在发生什么?转向垂直细分领域
2015-01-16 杨琳桦 硅发布
我们在硅谷@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
独立、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,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
硅谷行业人士对“谷歌眼镜”怎么看?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又将怎么发展?前两天,我在 Santa Clara 见到全球首款通用适配现实增强滑雪产品“滑雪精灵”创始人 Peng Shao。Peng Shao 学物理出身,巧了,他这个项目今天刚刚敲定获杨宁个人天使投资 40 万美金。我们一起来听听 Peng Shao 想法,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!
谷歌眼镜没找到细分市场
说谷歌眼镜前,我先讲下什么是“现实增强”。AR 用一句最简单话理解,就是你可能看过 007 这种谍战片,戴上一个隐形眼镜,然后它帮你去搜索,迎面过来这个人是谁?年龄多少?家里几口人?兴趣爱好等。也就是说,AR 是指当你看真实世界时,它给到你一个“额外信息”,AR 有个最大特点,即人在干自己想干的事时,不用去掏手机或手表,就已经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。
那我们相信,它是未来五到十年 Next Generation 的一个技术,将取代手机、腕表这种东西,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大平台,刚才说的搜索是个应用,再比如大数据,它告诉你现在该去喝杯咖啡了,然后哪里会有咖啡店,这是它和大数据的结合,它会根据你个人信息去做一些反应。
而谷歌眼镜,它算是 AR 行业一个先驱或老大哥角色,我知道现在舆论对它有不少负面评价,但行业里人其实不这么看,只是可能说谷歌眼镜在推出时,它也没太想清楚这东西的具体应用场景,或者说市场痛点,只是先把这么个平台拉到整个市场上,然后让那些开发者看看可以怎么用。
甚至我们认为,谷歌眼镜是做了一件对全人类或者说在做 AR 这些公司的人非常有意义的事,它把 AR 概念让很多人知道,因为之前所有人都没把它变成一个产品,然后变成推广。也就是说,谷歌眼镜出现一是要 Training 大众;另一个,就是它也想找到一个市场切入点,只是现在可能还没找到。
前段时间,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谷歌眼镜终于找到它定位,就是化妆师,让化妆师戴着它给别人化妆,因为它能帮化妆师解放双手嘛,戴个眼镜就能看到这个妆先后秩序怎么做,或者最适合这个脸的妆型是什么等等。
所以谷歌眼镜还在不停寻找应用场景这样一个阶段,但因为探索时间有点长,很多人就对它失去热度,但你做得快也好,慢也好,我们认为这东西是大势所趋,你没办法阻挡。
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是,谷歌眼镜这整个设备,目前阶段它就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,因为它现在运用技术成本非常高,所有东西都有,包括像前置摄像头,触控等,再比如它都没麦克风,它是贴着你颌骨,靠你颌骨的震动来判断你是什么声音,然后去做语音识别。所以就是说,它里面用到的技术都非常高大上,然后一副眼镜卖 1500 美金,这个东西,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对个人消费者开放、而是向开发者开放的阶段。
AR 和 VR 必将融合
那再往前看,这几年说到 AR,其实它和 VR 紧密相连。VR 和 AR 最大区别是,AR 是我在看见所有真实场景时,我给你一些额外信息;而 VR 是说,我把你现实世界全屏蔽,你在这个头盔里什么都看不见,然后我给你创造出一个虚拟场景,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那我们相信,AR 和 VR 这两个技术最终它会融合。举个最简单例子,走在街上,有个帅哥给你发传单,但这个人其实是假的,你戴了这个眼镜,你就看到,别人没戴,他就看不到,然后你看时,你不知道他是假的,你以为它就是个真人,这个其实就是 VR 和 AR 两个技术非常好的结合例子。
我举这个例子意思是说,因为现在还比较初级,它们还处在独立发展阶段,但未来两者必然会结合。那这种结合有什么好处?最简单例子,一个公司或个人你要做广告你有人力成本是吧?你得在一个城市,雇佣几百个人去做宣传,但有了这个假人,现在全省掉了。
再比如我在电脑上做工程绘图,现在 AR 技术它只能给你一个简单的长度指示,要画多长,它给你这么一个指示,那如果把 AR 和 VR 结合,它可能直接在我画时,另一半场景它就整个都变掉了。所以我们认为,这个技术它对整个人类影响非常大,对商家的商业价值也非常大。
转向垂直细分领域
其实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,基本可以认为是两个平行线:一是出现谷歌眼镜这个比较大的产品,教育用户同时,提供一个平台,给很多软件开发者机会;而另一条平行线是,市场出现很多硬件开发者,他们在谷歌眼镜后开始去尝试各细分领域的 AR 应用。
就是说,现在所有人都想把 AR 作为一个平台,但鉴于目前的两大问题,一是市场痛点,一是软件限制,结果就是你想做得越大,你跌得就越大,谷歌眼镜没成功的两个最简单原因,我不想说它失败:一是没有市场痛点,当然它当时出现,也不可能去想这个问题;再一个就是,它虽然是一个很高大上产品,但硬件还是做得不够好。
比如有些人戴上去就看不清,或视角不对等等,这跟技术有关,跟设计也有关,但不管怎么样,谷歌眼镜是这个行业的前辈,而在它之后,对于未来市场,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点,即 AR 目前可能做不到让任何人去戴都能很舒适,做不到会有很多软件开发者给你开发应用,那就一步一步做,你先找到一个小的 Nicht Market 市场,然后当这个技术慢慢成熟,可能会有一些区域整合,比如说它可以结合在一起了,用同一种设备解决。
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,可能它就会是这么个阶段,这其实也是目前我们整个运营公司的一个思路。
未来必有一场战争
那什么叫区域整合?比如我们,首先是切入滑雪市场,先抓这个市场的痛点,然后做到一定程度,可能再去切入自行车市场,或跳伞市场,再然后可能是潜水市场等,然后这些产品背后的软件,总体趋势它会是打通。
我们做法其实是这样,几年前我到湾区后开始滑雪,因为我本身一年可能去二十几次,然后也接触很多滑雪朋友,我就发现说滑雪这个领域,它其实是个比较传统、有相当多市场痛点,而且用户购买力非常强、以及人数非常大这么一个市场。
比如美国,它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空白市场,每年滑雪人数 2000 万,年销售额 20 个亿美金在设备上;然后欧洲和日本也非常大;而因为政策支持,中国现在处在一个上升曲线,中国 2015 年滑雪人数是 600 万,滑雪人次是 2000 万,所以首先,滑雪这个细分市场它很大。
但这个市场有什么痛点?滑雪算是极限运动,极限运动首先对人有一些刺激;其次,参与的人有一些竞争意识。那第一个最简单例子,我跟我一个滑得很好的朋友,想比比谁滑得更好,那这东西怎么比?
现在市场上一个解决方案是 App,比如我们都把 App 打开,按下“开始”,手机有 GPS 嘛,然后它可以 Check 你速度,我们就把这东西放口袋里,等滑完,它给到我们一个最高速度,我们就可以通过“最高速度”这个值来进行一些比较。
但它一个缺点是说,比如我这个朋友他总是比我快,那你说到底是他有段路突然冲得特别快呢,还是说他就一直比我滑得快?因为滑雪中,我其实是看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,这东西你没法通过手机、腕表在运动时解决;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滑了两小时后,手机没电,所以手机 App 它就不是一个专门去匹配滑雪整个特性的东西,不是一个真正滑雪人想要的解决方案。
再比如经过我们市场调查,其实 50% 以上人群有这么个需求,滑雪的人都想知道自己速度,但 App 可能就是给我一个曲线,那我怎么去想象当时我在这个曲线时是怎么一个情况?另外,滑雪里还有个比较重要的是海拔落差,你从山顶到山脚滑了多少,以及你燃烧的卡路里,包括像“寻人”功能等。
因为滑雪场地太大,很多人就发现找不到朋友在哪,这时你可以先通过我们手机 App 互加“朋友”,然后到滑雪场地,按一下我们硬件上的“朋友列表”,它就会像驾车时 GPS 做的事,告诉你要找这个朋友该怎么走。
对,就是鉴于这些市场痛点,同时因为增强现实可以及时在你眼前显示你要的各种数据,而每个滑雪的人都要戴个护目镜,所以我们产品是一个硬件,它最大的特色就是:做得足够小,可以放在任何滑雪护目镜里。
我们有个专利技术叫“万用支架”,它就是用“强磁铁”方式,把自己吸在那,然后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眼睛间距、各种护目镜深浅不一样,太小不一样等进行调整,目前定价是 170 美金左右。
所以区域整合的意思就是说,开始时我们就用“万用支架",这意味,我们最终还是像谷歌眼镜一样,要把它做成一个平台,比如产品扩张到运动领域的其它类目,比如潜水,然后未来五年左右,主要聚焦运动,而当软硬件技术更成熟时,我们再慢慢拓展到一些日常应用。
而这些属于我们的硬件产品,它背后最终的软件都会打通。也就是说,到用户端,它变成只有一个 App,不管你买了我们多少产品,你就是只有一个 App。甚至我觉得,它都不该是由用户去调,而是能自动感应,比如当你滑雪完进入潜水,它就自动会调出潜水数据。
那以后情况会不会是一场大战?因为大家都从垂直类目切入,然后扩张,那我觉得情况就是这样,而且我们认为,它会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。我觉得这个领域,三四年之内,品牌效应都不会太明显,而对我们这些开始细分垂直切入的人来说,最难的事是两个,一是你其实也是在做平台,只是细分领域的平台,那你怎么去让软件开发人员过来为你开发软件;第二个就是说,你怎么在这场战争中活下去,并实现扩张。
PS:谷歌今天宣布不再向个人销售谷歌眼镜,同时闭门悉心研究第二代谷歌眼镜研发,谷歌决定远离镁光灯,因为第一代眼镜就是由于曝光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,最终使其成为一款有争议的产品。
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未经作者授权,任何组织、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实施转载。
输入“Lynn”或“杨琳桦”,查阅作者道德声明和个人简介。
阅读
举报
微信扫一扫
获得更多内容
关注公众号:PNSEEK
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,可获得价值产品和服务;并且加入我们的维修协会。